2021-02-07 16:42:56 编辑: 刘燕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2738 |
2月4日,农历腊月二十三,离过年的日子越来越近。在太湖县山区古镇北中镇,各村民家的大院里都在热火朝天备年节,杀年猪、制年糕、炸年圆、打豆腐、烫豆粑、晒腊肠、做灯笼,好不热闹……
山村的年是“腊”的、“圆”的
北中镇沙河村先锋组村民马生来家的大院里,从早上5点钟就开始烧水杀年猪,到早晨8时许,年猪肉已被腌在大盆内。前两天,马生来的儿子刚从上海赶回家,这会儿正在院子里架起两排长长的竹篙,将几篮装满各种腊鸡、腊鹅、腊肠等“腊味”等土产品一举举挂了上去。
“每年都盼着孩子们早些回来过年,多准备些可以带出门的土货。这土货都是自家产的,吃的放心安心。”马生来一边用猪血豆腐灌着猪肠,一边乐呵呵地说。
在厨房灶台上,儿媳汪文秀正一改往日上班族的形象,系着围裙帮着母亲炸圆子。肉圆、鱼圆、萝卜圆、莲藕圆……各式各样,放到油锅里,一批又一批炸的翻滚,不一会儿,就成了金晃晃、香喷喷的圆子。圆子寓意“团团圆圆”。
山村的年是“香”的、“土”的
刚走近沙河村胜利组,远远就有一股浓郁的香甜味道扑鼻而来。原来,村民吴德果家正在做糖糕。前厅,几个小辈正在帮忙分切制好的米糖、芝麻糖、花生糖;后房,吴德果夫妇更是忙得不亦乐乎,用小火熬制红薯糖,浅色的糖汁漫漫变浓、变深,再掺上炒熟的花生、芝麻、爆米,就成了年节“美食”。
吴德果的手艺活是出了名的,曾经十里八乡的春节桌盒里摆的都有他做的糖品。
“年关时,这些土特产特别畅销,尤其什么干豆角、干黄花菜、萝卜丝等土产品,平均一天能卖出三四十单。尤其我家婆婆自制的‘麦麸酱’,是咱山里人过年时情有独钟的一道下饭菜,已经供不应求啦!”在沙河街上一家主打“年货”市场的电商销售网点,店主陈敏萧正忙着打包网销年货。
山村的年是“红”的、“甜”的
红红的对联和红红的灯笼是山里人家过年的必备品,讲究个红火喜庆、吉祥如意。在镇区街道,各商店门口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中国红”,前来选购的人络绎不绝,笑声连连。
腊月二十六,沙河村团结组村民吴礼爱正在扎灯笼,用薄薄的篾片做支架,外面糊上一层红纸,底部用一块圆木头,钻个孔,安上蜡烛,再用线连一根细滑的小竹棍做提手,不一会儿,一个精巧的红灯笼已然成型。
“在我们这里,年三十晚上吃完年夜饭,孩子们都要提着灯笼走家串户拜长辈,一来讨个祝福,二来联络感情。现在很多人常年在外,相聚的时间少了,年三十是个好机会。”吴礼爱笑着说,这几天,他的灯笼已经供不应求了。
吴礼爱是村里的贫困户,然而他身残志坚,通过扎篾货获得了稳定收入。
每逢过年,贫困户的生活总是格外让人挂心。这个新年,虽然山区交通偏远,但是全镇市场物资丰富、价格稳定,贫困户们正通过勤劳的双手改变着自己的生活。
“除了自身努力,我们还要常怀感恩之心。没有党的好政策,我就不可能脱贫,不可能住进这么好的新房。沙河村团结组贫困户吴响林说,“吃水要不忘挖井人”。
现年68岁的吴响林,一家3口,通过危房改造项目不仅住进了新房,还通过产业扶贫,实现了高质量脱贫。他家的新房大门边贴着一幅额外显眼的大红对联:点赞盛世扶贫项目涵盖千家万户,喜看祖国改革东风吹拂五湖四海,横批:饮水思源。他用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刘辉/图 吴承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