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6 08:24:54 编辑: 刘燕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4317 |
《长安三万里》是当下很火的一部电影,非常值得一看。观看后令人感慨万千,回味无穷。在理想与现实相冲突的境遇中,影片让观众感知人生的跌宕起伏,柳暗花明,绝处逢生……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每一首唐诗,都给人启迪,催人奋进。可以说,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面友情多棱镜,是一部人生启示录,更是一种责任的召唤。
有一束光映着初心不曾忘
《长安三万里》处处皆是学问。当我们驻足观影,跨越时空,跟随诗人的脚步,仿佛又回到那个文人墨客灿若星河的大唐,在唐诗的意境与吟诵中,真正领略了一场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觉盛宴,感受到了有一束光,始终在指引人生的方向,无论道路多漫长,那份初心不曾忘。一部电影,让我们重新又认识了两位诗人:李白与高适。诗仙李白不是徒有虚名,虽然他的千古佳作流传于世,但是他的理想总是与现实背道而驰,最终是在现实面前彻底落幕;而高适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他写下的千古流传的诗句,更多的还有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坚守初心的执着,以及他的这份执着取得的报国成就。这种执着让我们由衷敬佩,这种坚守更是让我们触动心怀。
李白是天才诗人,出口成章,天生不羁的性格注定了自己的内心的漂浮不定,也注定了自己总是在虚妄的梦境中生活,浑浑噩噩,纵然有万般才华,却因最终投错了门,走上了一条与理想相差越来越遥远的道路,这让我们看到,李白的理想在现实的打压下步履维艰,出身商贾决定了他走仕途之路的艰难,他惊世骇俗的才华以及个性中的狂放不羁适合做诗人,不适合做政客。反观高适,却形成鲜明的对比,他天生禀赋不如李白,甚至阅读都成障碍,还要小童为他读书,但是他务实,从不好高骛远,更是目光长远,初心不改。当青年时深知自己理想实现不了的时候,便毅然选择耕田务农,读书学习,为自己积蓄知识,储备能量;当他知天命的时候,纵然看到前途渺茫之时,依然没有放弃,最终理想在他的不懈追求中一步步实现,成了守护一方安宁的节度使。可以说,这两个人所体现的人生,就是我们内心的两面,一面是坚持,一面是放弃。这也告诉我们: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本就不是遥远,只是内心的一念之间,世间所有的逆袭,皆源自坚守与不懈追求!
有一束光照出世间的所有
《长安三万里》这部影片以高适与李白的友情为主线,以青、中、老年三个相遇片段,串起了那段历史,串起了那些刻印内心深处的友情。这也让我们看到,有一束光,照出世间所有,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真正的友谊,不是花言巧语,而是关键时候拉你的那只手。
高适与李白的友情就是一面多棱镜,让我们看到世态万千,人性各变,总有一把尺度在衡量着人与万物的习惯,总有人似光,有人如影。李白与高适年少相识,因一场误会结为挚友,然而他们的人生境遇却截然不同。李白洒脱不羁、自由奔放,一生跌宕起伏;而高适则蛰伏数年,大器晚成。两个人的个性截然相反,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从青年的出手相助,让我们看到侠肝义胆的壮气;从中年的诗酒会友,让我们看到才情奔放的豪气;从老年的牵挂担忧,让我们看到壮士暮年的勇气。
影片里藏着年少轻狂,无所畏惧;藏着大器晚成,老骥伏枥;藏着历经磨难,苦尽甘来……那些深藏不露的,显山见水的,一览无余的……太多太多的隐藏,都在这面呈现友情的镜子里,不仅能看透人世间的世态炎凉与亲情淡薄,还能在温润的友情中寻求解脱与释怀。当李白第一次遭遇生活的困境,面对家道中落与兄弟的排斥时,我们看到是高适的相助与劝慰,一个“否”字足以看出朋友间的真实与坦诚;再看李白在长安成为名人的时候,相邀高适前来却又怠慢友人的时候,一个悄然地转身离去虽然默不作声,却是最好的理解与宽容;还有李白老年因错误投靠他人入狱,高适虽然婉言拒绝了李白妻子的相求,但是他依然没有放弃对好友的营救,曲线的救助方式诠释了何为生死莫逆之交?何为友情万古长青?世间一切都是注定,人生万物,皆有因果。遇事不强求,做事懂知足,人生在世,有三两挚友,足矣!
有一束光指向共同的责任
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最繁荣的时代,《长安三万里》这部影片,让大唐一众诗人再次闪亮登场,一一亮相。那些活在历史书的人物,那些活在一首首诗歌中的才子,从书中走了出来,鲜活的出现在观众面前。李白、高适、杜甫、吴道子、张旭等大唐豪杰,四方云集,同框话诗,唐风唐韵、诗词歌赋、音乐绘画、舞蹈书法陆续呈现,仿佛再次穿越盛世。唐诗佳作,千古名句,朗朗上口。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豪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励志;还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豁达,“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格局;更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探索,“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体味……这就是唐诗的魅力,他们用生命与际遇写就的诗歌呈现出来的力量,超越时空,直击灵魂。所以,“诗在,书在,长安就在”,让我们热泪盈眶,更是让我们引以为豪:三万里的长安,既是宽度也是深度,更是陪伴我们几千年的绚烂文明。
穿越历史的烟云,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风雨始终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千百年来,唐诗中的名篇名句家喻户晓,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唐诗之所以备受推崇,皆源于唐诗是中国人永远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经久不衰的重要体现。文脉传承,弦歌不辍,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的中华文明,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文明从远古一直延续发展到今天,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价值观念和文明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勉励“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中华儿女当义不容辞担起共同的责任,引领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文脉在赓续传承中弘扬光大。正如《长安三万里》这部影片一样,带着我们一起跨越时空,追随着中华民族文明之光,坚定信仰,坚定步伐,凝聚复兴的力量,勇敢向着梦想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