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30 16:19:48 编辑: 刘燕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1810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太湖县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小小的山村,无论你是沿着“太百线”的盘转山路,穿过重重叠叠的崇山峻岭前行,还是碾过“赤百线”新修的路径,经过赵朴初陵园,听着狮子山上经久传唱的禅宗二祖的歌谣远行。在蜿蜒的山区公路的某个转弯处,可以看见“大枢故里”,“博士家园”,“人文东口”的醒目标志。白墙青瓦的门牌,树木搭建而成的弯曲“博士文化长廊”,是这个山村立在村口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更是这个村里所有村民,尊师重教,勤耕苦读,硕果累累的展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曾经,这里是最简陋的山村,贫瘠的土地,荒芜的山坡,泛滥的山洪,闭塞的交通与信息。在这里出生与长大的村民,也一样地觉得故乡可亲,可爱。可故乡的山水却难以依赖,故乡的土地难以维持生计。于是就有了“穷则思变”的思想。
在这最贫瘠而又最淳朴的山村里,一代一代的村民“思变”的不是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不是想做生意发财,而是努力地培养自己的下一代,相信“知识就是财富,读书,有才能就能改变命运”。于是,山村里孩子们读书,是每个家庭的主题,尊师重教是山村里没有村规民约的自然风气。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村里的村民生活还在饥不果腹,衣难保暖的贫困线上挣扎。但当时的全村干群,毅然克服重重困难,在全村相对集中的某个山弯处,选择了一个左右傍山的“风水宝地”,建造了一座窗明几亮,还有操场,篮球场,跳远沙池等设施的新学校,将原来村里的“一教师一教室一学校”的4所小学,合并成了一所较为规范的小学。村里还招募了初中、高中毕业的学生,来学校任教。这所学校,叫“东口小学”,东口村的后生在这里启蒙,开始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尔后,渐渐地成为了学士,硕士,博士。东口小学也渐渐成为了“博士的摇篮”。或许,“博士村”的前缘,就在那时悄然地落地生根。
东口村的村干部,已更换了几代。可尊师重教就像最好的家风一样,在这里传承,延续不断。八十年代,为保障孩子们学习安全,村里的干部宁可自己不拿工资,也要把集体经济所有的收入,都投入到学校的新修房子上去。而今,这所学校,在现在的村干部的努力下,在国家大好政策的支持下,已是楼房林立,校园美观,教育配套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小学。
东口村古有名士王大枢,他满腹经纶,博古通今。虽官不及第,却有他撰写的“西征录”与“东篱草”流传后世。他为伊犁编修的“伊犁志”,也享有盛名。虽然,伊人远去,可关于他的勤学苦练,关于他的博学与文采,却一直在他出生长大的这个小山村里,代代相传。
是“地灵人杰”,还是“人杰地灵”?东口村从教育改革开始的1977年,至2022年,全村已拥有了12名博士,35名硕士,360名大专以上文凭的莘莘学子。倘若加上从这个村里嫁出去的女儿们的后代,这些数字会更加的溢彩。
其实“地灵”与“人杰”都来源于信念,来源于淳朴的民风带来的潜移默化的效应。一分收获,十分耕耘。从简陋的山村,到“博士村”,“美丽乡村”的华丽转身,没有天时,没有地利。但有党的好政策,有勤耕苦读,尊师重教的好氛围,有村民们互相帮衬的“人和”好传统。
在我们的山村,再穷的人家都坚持让孩子读书。贫穷的时代,父母可以自己衣衫褴褛,可以用一根草绳捆着破棉袄过冬,可以东挪西借地去凑学费,但绝不放弃一个喜爱读书的孩子去上学。
谁家的孩子在中考,高考中榜上有名,取得了好成绩,那是一个屋场,乃至一个村子里的大喜事。考取高一级学校的学子家长,总会放一场露天的电影,以示庆贺与答谢。
家境特别贫寒,父母生活难以为继的贫寒子弟,考取学校但学费凑不齐时,远亲近友,左邻右舍,会主动帮衬。在山村,这样的互助,也有一个文雅的名字,叫“打贺”。
“打贺”的方式简单而又温馨。贫困人家,烧几瓶开水,泡一壶粗茶,炒几碟自家产的南瓜子或黑瓜子,前来祝贺的人会送一个小红包,一块不少,一百不多。大家在一起喝点茶,不说赠予,只说祝贺。于是,在主客的交谈中,便多了轻松,多了喜庆,多了乡里乡亲的亲情。而于寒门学子,便多了自信,多了感激,多了希望,多了对故乡的不忘。
一碟瓜子,几个鸡蛋,一把季节的蔬菜,一碗瓜果……出门读书的孩子,在离家前,大娘,大妈,姑姑,婶婶们,还会送些美食来,说些祝福的话,叮嘱些出门要注意的事情。一切的赠予,看似微不足道。但在山村长大的孩子,会把这些留在刻骨铭心的记忆中。从此以后,走再远的路,也不会忘了家人,不会忘了家,不会忘了家乡。
山水依旧,家园巨变。不论是勤奋读书考取学校,出去工作的学子,还是走南闯北,出门打工的村民。回到山村,回到自己的家乡,无不为山村的美丽而赞叹。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个小小的光点。然而,于我们这个闭塞的山村,似乎一下子跨过了千百年的历练,她的面貌已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文东口”,“美丽乡村”,因重视教育而改变了旧貌,因为文化底蕴深厚,而在乡村建设中得以独具一格。
而今,走进东口村的村口,便能收到文化气息的渲染。站在村口,远望青山碧黛,绿水环流。楼房亭舍,依山而建,面朝旷野。一条宽阔的柏油彩虹大道,在村中蜿蜒,把曾经散落的农户,串联成如小镇般的山村。热闹而不喧嚣,现代而不失乡村的味道。
倘若在春夏之夜,在蔚蓝的天空中的一弯新月下,赏“博士村”的夜色,便会多了文人笔下的情趣,画家笔下的妙曼。在朦胧的月光中,只见山色重叠,萤火点点。路灯与农家的灯火,在村庄对峙而立的山间旷野中,宛若游龙,流光溢彩。就是盛夏,山村的夜,依然有微风轻拂,透着清凉,透着田园瓜果飘香的气息。驻足聆听,则听得到旷野中的虫鸣蛙鼓,听得到农家院子里孩子郎朗的读书声。
“博士村”这些年通过创建“美丽乡村”,通过山村人自己的精心打理,已经有了自己的区域文化与地方特色。王大枢所刻的“介于石”,经过了岁月的洗礼,仍立于他曾经生活的屋前。新建的各种文化墙,依着山势,靠着田园,用家乡河间岁月与流水亲吻后的圆滑鹅卵石,砌成一面矮墙,再在上面插些修竹,或竖起些竹签。在竹签上画些斗笠,蓑衣,锄禾与农耕的画卷,生活的过往,山村的气息,便越发的浓厚。
时光荏苒,光阴流逝。一个小小的山村,从闭塞的山村走向了“博士村”,有赖于岁月的静好,国家的繁荣强大,也有赖于淳朴的村民与民风。未来,这里会有更多的精彩可以期待。(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