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6 15:53:20 编辑: 周心仪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968 |
为落实“阳光家园计划”——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托养服务项目相关政策,近日刘畈乡启动“阳光家园计划”,组织开展阳光家园托养服务。
一是善统筹,发挥各方资源优势。刘畈乡将原有的资金帮扶转变为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直接委托第三方公司安排专业人员上门提供“保姆式”护理服务,为30名重度肢体、智力、精神残疾人提供家政和康复服务。“阳光家园计划”分为提供营养膳食和营养品、提供起居服务、量血压测血糖、完成微心愿等30个托养服务项目。乡残联组织相关单位筛选上报实施对象名册,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方案,通过筛选确定心怡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为项目服务机构。
二是求精准,确保服务对象准确度。在县残联指导下,刘畈乡将处于就业年龄段且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纳入“阳光家园计划”居家托养受助对象,优先考虑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保户残疾人。通过对全乡1193名残疾人员进行摸底筛查、审核和公示,选择了7个行政村30名重度残疾人作为项目服务对象。
三是保质效,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刘畈乡要求心怡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聘请专业养老服务人员,对服务对象采取点对点、人对人、面对面专业居家服务,每月上门服务不少于4次;面对不同残疾人群体,为每位残疾人建立健康档案,按照一户一方案,为他们提供健康体检、家政服务以及精神慰藉等个性化专业服务;服务人员每次入户服务选择3种以上项目开展服务,确保项目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安排2名监督员用“量化制”进行服务质量监督。乡残联不定期随机对受助残疾人及家庭进行满意度回访,并及时联系相关机构反馈问题。
四是重长久,衍生新岗位就业。为保证重度残疾人护理服务的专业性,同时也为更多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刘畈乡充分利用项目实施过程中衍生出的护理员工作岗位,积极组织就业困难的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属参与护理员培训,经培训合格后,由项目服务机构直接聘用为工作人员,有效解决了残疾人居家护理和就业两个难题。
据统计,“阳光家园计划”开展5个多月以来,刘畈乡已为30名重度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2000余次,回访残疾人满意率100%。从爱的角度出发,用心去做,给他们心里种下阳光,点亮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是“阳光家园计划”托养服务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范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