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30 08:47:51 信息来源: 安徽日报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2303 |
在芜湖市繁昌经开区奇瑞埃科泰克新能源汽车DHT(油电混动变速系统)生产线上,智能机械臂在进行安装调试作业。(资料图片)通讯员 杨 华 朱海兵 摄
盛夏时节,安徽制造业的发展同样如火如荼。
日前,安徽省委、省政府举行2024年第三批重大项目开工动员会。本次开工的507个重大项目中,制造业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占67.5%,包含新材料领域项目61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47个、高端装备制造项目41个、新一代信息技术项目23个。
今天的投入就是未来的产出。项目开工意味着未来制造业将为安徽全省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近年来,安徽深入实施制造强省战略,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数据显示,近10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8.9%,居全国第3位。2023年,全省规上工业营收突破5万亿元,跃居全国第7位、中西部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711户、居全国第6位;全部工业增加值1.4万亿元、居全国第10位,迈入全国工业大省行列。
亮点纷呈的背后,是安徽从传统农业大省到新兴制造大省的历史性跨越。
牵引和倍增 聚链成群
7月17日晚,ID.与众在合肥正式宣布上市。该车型不仅是大众首款智能电动轿跑SUV,也是江汽集团与大众集团设立的合资公司——大众安徽“金标大众”的首款产品。
与此同时,大众安徽的所在地合肥经开区,正全面开工建设临湖智能制造产业园、云海路产业园、新桥智能制造产业园等3个项目,力争到2027年培育一个年营收万亿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而从全省来看,截至今年6月底,安徽已培育、引进大众、比亚迪、蔚来、江淮、长安、安凯、奇瑞等7家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汽车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超过1360家,较上年同期净增80多家。今年上半年全省汽车产量达150.6万辆,同比增长46.7%,占全国比重10.8%,居全国第2位。
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是安徽深入实施汽车首位产业培育工程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我省聚焦打造一批万亿、千亿产业,省内各地按照“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条—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发挥龙头企业、重大项目的牵引效应,推动产业集聚、倍增。
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是安徽打造的另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目前,安徽光伏玻璃产量已占全国1/2以上,逆变器产量占全国1/3,组件产量占全国1/4左右。2023年安徽光伏制造业实现营收2967.4亿元、居全国第3位;今年1月至5月,光伏玻璃、电池片产量分别增长23.7%、86.4%。
通过“芯屏”联动,安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同样实现高质量发展。当前,安徽显示面板产能约占全国17%、全球10%。集成电路产业从无到有、由弱渐强,晶合集成晶圆代工营收居全球第9位、全国第3位。家电“四大件”,安徽产量近1亿台、居全国第2位。
聚链成群、集群成势。目前,安徽已累计培育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0个。越来越多的产业在安徽这片热土,实现能级跃升,不断在全国乃至全球进阶,成为安徽经济的新“名片”。
驱动和领航 攀“高”向“新”
创新是安徽最为宝贵、最具优势的“遗传基因”。安徽制造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这一强大基因的驱动。
近年来,安徽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多方位多举措协同发力,让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力促制造业转型升级向“高”攀登,向“新”进军。
安徽坚持把助力国家锻长补短与产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