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湖新闻网邮箱:thxww@163.com 加入收藏|繁體版|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化·旅游
作者看太湖 | 一幅会行走的“清明上河图”
2024-12-03 08:47:53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5845

【编者按】笔耕文海,寻迹太湖。日前,太湖县融媒体中心精心策划、组织、联络《中华文化》杂志社、安徽省报告文学家协会采风团走进太湖,开展“书乡村发展 看太美太湖”采风活动。采访团先后来到赵朴初文化公园、阿青牧场、田园大塘、花亭湖、五千年文博园、大石瓜蒌基地、安庆六白猪基地、花亭湖有机鳙鱼基地等地,探访绿色山水、红色文化、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通过笔触展现太湖山水、名人、红色文化之独特魅力,以及在和美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太商返乡”创业、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讲太湖故事,传太湖声音,展太湖形象,为助力太湖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大黄山”建设添上精彩一笔。现推出《作家看太湖》专栏,陆续推出采风团成员创作的精美作品,以飨读者。

安庆采风组诗

征帆/文

【导语】安徽安庆太湖是我国中原地区一块山清水秀美丽富饶的地方,也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圣地,从南宋建县至今,历朝历代文人雅士人才辈出,可谓是人杰地灵。此地也蕴含着妙香古国的文明和先人山民的智慧及鲜为人知佛教圣地的典故等。时值金秋,笔者随《中化文化》杂志社和安徽省报告文学协会创作团前往安庆太湖这块风水宝地进行采风。我们走进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博园,沐浴着秦朝、春秋时代、北宋时期、近代百年的光芒,迎着秋日的夕阳,解密大山陨石天外的语音,并踏访西风禅寺、阿青牧场、田园大塘等地,尤其聆听对该地出生的赵朴初等名人生平事迹,感悟之深,故命笔赋诗一组,以追忆安庆太湖的历史风采。

一、挂在悬崖上神秘的天路

——文博园茶马古道

一条茶马古道微型塑像长廊

如一部有厚度的经文

走进去或许没有归途

先民们背起灵魂的行囊

游走在炼狱瓦砾上

仿佛——

在解读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寂寥  旷世,却不敢呼吸……

从晋隨唐宋至金元明清

近两千年的历史浓缩在文博园长廊里

祈福者在唐古拉山天顶升旗

王者在冈仁波齐神山谢幕

-条挂在悬崖上神秘的天路

如同一部荷马史诗

火把高举,为风雪准备晚餐

天空碎裂,为行程铺上床单

阳光在血迹中流淌

生在起点、命在终点

仿若星辰在宇宙雾霭中游走

极恐在雅鲁藏布江浪尖徘徊

用生命的火焰祭祀天亮

那马铃马鞭马灯

马架马鞍马笼头

如雪域之鹰

架起了人迹罕至的壁廊

捎去农耕文明的丰盈

将印度河文明绘进精致的画框里

仿若梵高的“向日葵”亘古绝唱……

 

二、 群山如排兵布阵等待一场落雪

——文博园天柱山

文博园内有一座人造天柱山

逼真 形象 巍峨……

我仿佛看到秦王朝的威武

每个风口有刀削般的卫士

磐石如黑夜光年的刀锋

在涧谷岩壁上修身冬眠

只有神秘谷中有穿堂风的心跳

其实——

天柱山是地壳炼狱中的一个韵脚

内核的火焰燃亮了白垩纪的光晕

群山如排兵布阵等待一场落雪

汉武帝的利剑似擎天柱直插崖顶

后来鹤影飞翔穿越王朝更替

南岳有了灵魂的光芒

圣山有了供奉祭祀的子民

把帝王高贵的礼遇浓缩在潜山晨曦里……

泽润万物,方圆相济

于是乎,我们在文博园中——

也留下了千古流芳的脚印……

 

三、 光芒衬着春秋音律

——文博园"三教合一”

文博园中有二千五百年前的光芒

光芒中映衬着儒释道“三教合一”

还有篆文和音律

读着它就穿越到春秋时代

春秋有孔子、有石鼓文

还有觥盂和酒盅

喝上它,智慧和心胸就有了翅膀

归去来兮不会迷路

山顶上有巨大的老子石像

“无为”思想在大篆和小篆里梳理万物

使寂寥的灰夜有了血色

汉字密码毁灭又涅槃,一波三折

从此,“道德经”的沸点有了时光物语

释迦牟尼佛像面容慈祥、善眉

能照见众生的彼岸

彼岸上有心经

我们在“心经”里了能悟真性

人性的波纹才清晰可辨……

 

四、 一幅会行走的北宋街市

——文博园“清明上河图”

午后光影披在文博园的“北宋时代”

北宋有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文博园岩壁上有立体三维真人塑像

蜿蜒的迎马石节奏缓慢

人物栩栩如生

跫音幽冥  街门敞开 人声鼎沸

夕阳依旧  穿越时空 恍如隔世

盐茶的蹄印清晰可见

阳光下马铃叮当缓缓前行

驿站的火焰与欢腾的酒香

在山腰岩壁的陶盉里舞蹈……

皂角树花开了几轮世纪

石榴树垂挂枝头沉默

风影绰绰、亡灵不愿离去

但依然能听到万马奔腾和驼铃声声的哨音

或许,这是现代版的古国写真

风景里弥散着语言和词汇

还有光鲜的典故

我迅速按下快门

记录着北宋街市曾有过的辉煌

就像一幅会行走的“清明上河图”……

 

五、 冥思在花亭湖云水的岸边

——西风禅寺

太湖凤凰山有千年唐朝的云水

清嘉庆状元赵文楷的墨迹

依旧在引首章里回放风景

以佛光的姿态在西风禅寺里

照见神秘的西风洞

让摩崖石刻变成高山流水

引来百鸟朝凤……

我冥思在花湖亭的云水岸边

仿若星涌荷池的佛陀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禅寺在光明界

寺顶是众僧的渡船

河中有心经,河岸有未来佛

我虔诚解读佛经

眼睛倏然在光明界诞生

黑色变成了白色

白色变成了黑色

如楚汉之河黑白分明

于是——

“雷池”成了众生的三八线

六、以佛的光芒普照众生

——写在赵朴初铜像前

拾着逆转的时光

推涌橙色的夕阳

在一片寂寥的天堂里

依然能听到他生命的绝唱

绝唱以佛的光芒普照众生

我膜拜一位多才多艺的圣者

佛协会长、作家、活动家、书法家

集一身的宗教爱国领袖

一生茕茕孑立行走在

世界历史风口的长廊里

为共和国赢得和平使者称号

蓦然回首——

你智慧的目光能跨越多事之秋

为苦难者寻觅生命的天亮

你飘逸的书法能穿越世纪之光

为纷争的世界架起友谊的桥樑

你伟岸的站姿如玉树临风

为大地营造有温度的祥和

……

赵朴初——

一个国之贤良、盛世敬仰

铜像依旧风光无限 神采飞扬

夕阳抚柔芳草  苍松依然翠柏

为谦卑君子锻造——

“泰而不骄”的磊落风骨

【作者简介】征帆,作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上海市浦东新区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诗集《人性的呼唤》《人性的爱魂》《人性的笛音》《征帆诗选》《点亮飞雪的光芒》《荒芜的吊影》和长篇小说《燃烧的生命》《弱势群体》《夕阳流光》及散文集、报告(纪实)文学短篇小说集《成功之梦》《征帆文选》等文学专著十余部,另有合集文学作品书籍近二十部。并主编《汉诗百家诗选》。曾十九次获得《小说选刊》《散文选刊》《中国作家》《文学报》等中国作家协会和上海市作家协会及省市级文学官方报刊媒体颁发的小说、散文、诗歌、话剧剧本等各类文学创作奖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