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8 09:58:06 信息来源: 中安在线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1963 |
“家家户户都盼着孩子能有好的教育,老人能有好的养老服务,年轻人能有更多发展机会。这些朴实的愿望,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即将召开。百姓身边小事,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大事。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每一年全国两会,“人民”都是关键词,既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又找准“小切口”,抓牢“关键小事”,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枝叶小事”办到心坎上,让百姓切实感受到党和国家传递的温暖,进一步增强向心力、凝聚力。党员干部一头连着科学决策,一头连着百姓民生,发挥好“上连党心,下接民心”的桥梁纽带作用,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办好百姓心头的“暖心实事”。
聚焦“关键小事”,当成“头等大事”。一件一件“小事”,汇聚而成事业发展的“大事”。因此,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都是紧要事,党员干部要当成“头等大事”,更要办成“民生实事”。看病就医、背街小巷治理、政务服务、就业、老旧小区改造、养老……这些群众身边的民生事,事事关系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安康。聚焦“关键小事”,既要心有百姓、心系民生,也要以民声定民生,做好受访登记、转办处理、跟踪落实、抽查检查、公开结果的闭环管理,把群众的心声变成办事的“号角”,努力把群众的“关心事”办成“安心事”。
抓好“关键小事”,破解“心头大事”。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不仅关系民生冷暖,更关系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要看得到群众的“急难愁盼”,更要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寻找破题的“最优解”。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党员干部要抓好“关键小事”,必须尊民意、顺民情,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主动到群众的身边去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来找到解决群众问题的办法,着力让“好解法”带来“好结果”。
办好“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大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要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党员干部要办好“关键小事”,关键在干,要切实把群众关心在意的事情办到实处,有速度、有温度,从“解剖一个问题”实现“解决一类问题”。因此,党员干部要切实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办,主动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责任摆进去,不仅要用心用情用力,更要锐意创新、善于突破,在标本兼治的过程中,获得群众的点赞和拥护,托举亿万人民稳稳的幸福。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时刻将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跑得更勤、问得更真、想得更深、办得更实,切实办好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让“民意”变“满意”,绘就民生“幸福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