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湖新闻网邮箱:thxww@163.com 加入收藏|繁體版|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时事评论
AI课程成老年人新“保健品”?警惕情感收割陷阱
2025-03-18 08:48:21 信息来源: 中安在线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2123

“30天学会编程、7天AI入门、40分钟教会你如何使用DeepSeek!”“不要998、不要88,现在只要9.8就能轻松入门!”这些宣传语,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每一次有新技术和商业风口出现时,相关的网络课程推广就会铺天盖地而来,以各种方式完成收割。……但AI时代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就是在全民的AI狂热中,原本应该面向年轻人的智商税,现在也收割到老年人头上了。

老年人学习新技术的热情值得肯定,在AI时代,掌握基础技能确能为生活带来便利。可问题是,这些“AI课程”是否真能给老年人提供有价值的知识?从受访者的反映可知,许多课程内容空洞,只是简单介绍AI工具使用方法,有的甚至仅教老年人注册账号、下载APP。这些内容远不值几千元高价,更像是利用老年人信息不对称“割韭菜”。

更让人担忧的是,老年人信任这些课程,往往源于对“学习改变命运”的渴望。不少老人期望学AI赚钱,甚至实现“财务自由”。这种心态被无良商家利用,通过夸大宣传、制造焦虑,让老人误以为学AI是“最后一次翻身机会”。但现实是,这些课程非但无法帮老人实现“赚钱梦”,还可能让他们陷入更深的财务困境。

老年人追捧AI课程,不止因对技术感兴趣,更深层是情感需求。随着年龄增长,老人常感被时代抛弃,孤独感和无用感渐强。网络课程提供了看似“积极向上”的出口,让他们觉得能跟上时代,甚至能为家庭做贡献。一些网络课程博主抓住老人这种心理,营造“学习氛围”和“社群归属感”,让老人产生依赖。正如一位博主所说:“对老年人来说,学到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认真听他们讲话。”这种情感满足,让老人愿为高价课程买单,甚至在与子女的对抗中坚持己见。

面对老人被网络课程“收割”,年轻人常感无奈、愤怒。不理解父母为何相信这些明显“不靠谱”的课程,为何宁愿信陌生人,也不听自己劝告。但年轻人可能忽略,老人认知和学习能力已不如从前,需要更多耐心与陪伴。新闻提到,很多老人学习时遇困难,连简单操作都完成不了。这提醒我们,老人学习新技术的障碍,不只是课程质量问题,还有自身能力局限。年轻人要意识到,父母“固执”背后,或许是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和对孤独感的抵抗。

要解决老人被网络课程“收割”问题,仅靠退款或阻止远远不够。关键在于满足老人情感需求,给予更多陪伴和关注。年轻人应多花时间和父母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帮他们找到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此外,社会也应为老人提供更多优质学习资源。比如,社区可组织免费AI科普讲座,帮老人了解AI技术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而非让他们被虚假宣传迷惑。

AI课程成老年人的新“保健品”,背后反映出老人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和对情感需求的渴望。但无良商家的收割行为,把这种积极心态变成了“智商税”。作为年轻人,我们不仅要警惕这些陷阱,更要多回家陪伴父母,用沟通帮他们找到真正的幸福。毕竟,技术进步不应成为割裂代际关系的工具,而应是连接彼此的桥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