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湖新闻网邮箱:thxww@163.com 加入收藏|繁體版|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乡镇传真
弥陀镇:“四个课堂” 推动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2025-03-20 11:34:36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261

近年来,弥陀镇立足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新路径、新举措、新方法,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模式,通过打造“线下课堂”、拓展“线上课堂”、开设“关怀课堂”、利用“阵地课堂”,推动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打造“线下课堂”,丰富党员教育形式。党员教育不能仅停留在书本和网络上,更要在实践中锤炼党性、提升能力。弥陀镇党委精心组织了一系列“线下课堂”活动,让党员在身临其境中学习成长。一方面,弥陀镇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组织党员前往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地开展现场教学。通过参观展览、重温入党誓词、聆听革命故事等形式,让党员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中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据统计,共开展现场教学活动10余次,覆盖300余人次。另一方面,结合基层工作特点,深入开展“立足岗位做贡献”活动。通过组织党员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森林防火巡查、清雪除冰等志愿服务,让党员在实践中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有效提升了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弥陀镇注重优化完善乡镇党校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按照“六有”标准进行建设,满足党员多层次、多样化培训需求。同时,邀请身边榜样、优秀党员、道德模范等先进人物“上讲台”讲党课,分享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心得体会,进一步激发了党员的学习热情和奋斗精神。

拓展“线上课堂”,拓宽党员教育渠道。弥陀镇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员教育”新模式,打造了一系列“线上课堂”,让党员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培训。充分利用党员微信群、“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共产党员网等资源,每日定时转发党的最新理论、方针政策和学习资料,方便党员随时学习、随时充电。同时,结合本地实际,制作了一系列具有本土特色的党员教育短视频和宣传片,通过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有效提升了党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弥陀镇还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站点资源丰富、覆盖面广等优势,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进行线上学习和交流。通过线上授课、互动讨论、在线测试等形式,让党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进一步拓宽了党员教育的渠道和方式。

开设“关怀课堂”,提升党员教育温度。弥陀镇通过开设“关怀课堂”,让党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建立党员结对帮扶制度,对离退休党员干部、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进行“一对一”帮扶。通过定期走访慰问、送学上门等方式,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需求,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共计慰问困难党员群众98人次,慰问汛期受灾党员群众56人次,为全镇67名行动不便党员送学上门400余次。同时,还结合党员远教站点积极为失业党员提供再就业政策咨询、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介绍等服务16次,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和创业梦想。据了解,此外,弥陀镇还定期组织各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对党员进行谈心谈话。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党员的思想状况和工作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困难。同时,定期开展为党员庆祝政治生日活动,通过发放生日贺卡、重温入党誓词、书写寄语等环节,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利用“阵地课堂”,打通党员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主阵地作用,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针对性制定理论学习计划。坚持把党员教育与“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相结合,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检验党员教育的“试金石”,为群众提供全心全意的服务,把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组织的周围。充分发挥全镇11个远教站点作用,组织开展“红色影视播放季”“安徽党员大课堂”等系列学习活动。积极开展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全镇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11支,参与党员120余人,截至目前,共开展法律知识宣传、矛盾纠纷调解、植树、义剪、除雪等各类志愿活动130余场,服务群众2000余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做好送教上门活动,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等参训困难党员,组建“送学上门”小分队,进一步打通党员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弥陀镇将继续深化“大课堂”模式,进一步拓宽教育渠道,创新教育方式,确保党员教育常抓不懈、取得实效,让党员教育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张 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