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4 08:44:09 信息来源: 中安在线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691 |
4月9日,一男子通过网络平台发视频吐槽,三河市禁用红色做招牌,连医院标识也都换了,红十字变成了绿十字,从而引发网友热议。
该男子提到的这家医院,名叫三河市儿童医院。从视频画面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医院外墙上的红十字标识颜色,的确由红色变成了绿色。尽管涉事的三河市儿童医院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事发之后称,目前该红十字标识已经被整体拆除。但是,将医院的红十字换成绿十字这种超越常人认知的大胆做法,还是引起了舆论的普遍关注。
有消息称,前段时间,河北廊坊三河市城管要求,沿街商户和单位门头牌匾禁用红蓝黑三色。因此,人们普遍认为,三河市儿童医院的红十字标识变成了绿十字,显然与此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至于三河市为啥要禁止使用红蓝黑三种底色的牌匾门头,官方并没有给出科学、合理且有说服力的理由。至于此举的目的,舆论推测是为了统一规范,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但是,连医院的红十字标识也要被改成绿十字,城市管理如此“一刀切”,手段未免过于简单粗暴。
公共标识系统承载着超越视觉秩序的特殊使命。红十字作为全球通行的医疗救助符号,历经158年历史沉淀,其颜色与造型早已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记忆。这种符号学意义上的公共资产,绝非简单的装饰元素,岂能想改就改?
统一城市视觉形象、消除杂乱无章的广告标识,是国内外城市管理的常规举措。但这种规范化的操作不能变成毫无原则的刚性指令,执行者也不应该陷入“为统一而统一”的僵化思维。将医院的红十字变成绿十字,本质上是对人类文明记忆的践踏,城市管理不应该陷入“颜色困局”。
从另一个角度看,商业招牌的整齐划一固然能提升城市“颜值”,但若因此消解了功能标识的辨识度,实属本末倒置。城市管理需要细致入微,但更需兼顾大局。对于医院等特殊场所的标识使用,应当充分考虑其特殊性和必要性,避免一刀切,这样才能让城市管理更加人性化、规范化。
真正有温度的城市治理,不在于将所有元素涂抹成相同颜色,而在于守护那些承载着集体记忆与公共价值的文明符号。当城市管理者学会在规范与常识间找到平衡点,我们的城市才能真正成为既井然有序又生机勃勃的文明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