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7 08:48:58 信息来源: 中安在线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1147 |
这个“五一”假期,河南博物院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批量游客,3日晚,河南博物院发布郑重声明,表示馆方注意到有不少观众因在第三方平台购买所谓讲解加门票服务导致无法入馆,此类现象已严重影响公众合法权益和良好参观秩序,馆方已委托法律顾问予以取证。
读懂一座城,从博物馆开始。很多游客,就是为了一座博物馆,而奔赴一座城,“博物馆热”也就应运而生。如何读懂博物馆?当然需要专业的讲解助力。可是,当博物馆的馆方讲解服务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社会讲解服务乱象丛生时,游客就会给博物馆打差评。
不可否认,第三方讲解弥补了馆方讲解员不足的现实难题,为游客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视角和更丰富的选择。然而,非馆方讲解的弊端也非常明显——价格昂贵、维权困难、讲解不专业、歪曲历史、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甚至随意取消服务等等。
更有甚至,非馆方讲解还打着博物馆的名义,侵犯消费者权益,让博物馆背黑锅:比如,第三方以购买讲解服务保证进馆吸引消费者,让本来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可以预约参观的博物馆,成了部分商家牟利的舞台,影响游客合法权益和良好参观秩序。总之,不规范的第三方讲解不仅让游客维权困难,还让博物馆声誉受损,博物馆岂能听之任之?
显然,第三方平台所提供的博物馆讲解服务,并未真正致力于文化传承和展品讲解,而是将盈利作为首要目标。因此,他们对讲解员的专业素养要求并不严格,管理也缺乏规范性;在讲解服务出现纠纷时,平台往往偏袒讲解员,任意侵害消费者权益。
为了维护自身声誉和游客权益,河南博物院委托法律顾问调查取证,这是合理举措,能得到公众支持。我们希望这次行动能够揭露非馆方讲解的真面目,让更多游客了解并警惕其中的风险,同时也为馆方讲解员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健康的运营环境。
窃以为,除了依法维权之外,博物馆还应加强对非馆方讲解的监管,设定明确的准入门槛和审核机制,对于符合要求的社会讲解员,可以进行收编,让他们成为“正规军”,确保讲解内容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在这方面,河南博物院已经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他们积极倡导专业且规范的第三方讲解服务,作为博物馆官方讲解的有力补充。据悉,2024年河南博物院对109名社会讲解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并在他们通过考核后正式纳入讲解团队,为管理非馆方讲解员提供了一个值得参考的范例。
越来越多游客走进博物馆,不再是走马观花、到此一游,而是渴望从博物馆获取鲜活生动的文物故事。我们不能因为非馆方不规范的讲解辜负了游客满腔热忱。所以,对于第三方讲解服务,我们必须进行规范化管理,让博物馆讲解走上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