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30 17:40:56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219 |
花亭湖畔,夕阳散发的万道霞光洒落在平静的湖面上,闪烁着灿烂的光辉,蜿蜒的盘山公路串起古刹、古村、青山与碧波,一条风景道正悄然唤醒沉睡千年的湖光山色。
环花亭湖旅游风景道作为安徽省交通强国交旅融合试点工程,全长约140公里,由省道343、省道248、省道246组成,其中省道343是环花亭湖旅游风景道的核心路段,途经晋熙镇、寺前镇、汤泉乡、牛镇镇,串联起花亭湖与五千年文博园两大4A级景区,更将西风禅寺、赵朴初文化公园、栀子花岛、蔡畈古民居等散落明珠连为整体,成为撬动皖西南全域旅游的战略支点。
工程蓝图,实现“双宽畅”的蜕变。环花亭湖旅游风景道分期建设,稳步推进。一期工程50公里已初见成效,26公里农村公路段主体竣工通车,昔日的“单、窄、堵”蜕变为“双、宽、畅”的旅游动脉,省道343段24公里路面升级改造、观景台、景墙等全部完成,计划2025年6月底建成开放;二期寺前镇至牛镇镇段42公里已开工建设。风景道的设计与施工注重技术与美观的融合,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提高行车舒适性,路肩硬化后通过喷涂孔雀蓝颜色的丙烯酸面漆,与周边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彰显“太湖蓝”的魅力,景墙以黄金麻石材贴面,与山势呼应;路域绿植经专业修剪补植,形成四季变幻的生态画廊。
文化为魂,附在风景道上的“太湖印记”。环花亭湖旅游风景道不仅是交通线,也是文化展示廊,全线分为环湖慢行段、滨湖段、休闲观光段、文化体验段等,其中休闲观光段、文化体验段以“朴兰品茗”为主题,将五千年文博园、赵朴初文化公园、周边茶园等历史与自然文化资源相结合,创造丰富多彩的文化观光与体验。文化景墙以起伏山峦曲线模拟花亭湖水形,饰面镶嵌融入传统制茶工艺,包括采摘、萎凋、炒青、揉捻。体育馆旁公路文化墙饰面以境内皖河(又名长河)的生生不息、源远流长为主线,篆刻着从古代商周、春秋战国、汉唐至清朝以及民国以来的我县著名历史人物与故事,包括状元赵文楷出使琉球、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与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等,通过历史人物与故事展示太湖县五千年来璀璨的历史文化。禅文寺前停车区的民俗墙与振兴廊将传统文化与乡村发展相结合,民俗墙上的罗汉除柳、花梆舞等非遗元素在路景交融中“破圈”。全线设计实施的风景道身份标识系统深度融入地方文脉,以太湖山水为形,以地方戏曲为意,通过风景道标识系统实现交旅深度融合。
路衍经济,激活百业兴旺乡村发展的巨变。环花亭湖旅游风景道不仅是交通线,也是经济带。沉浸在山水之上,依托风景秀丽的花亭湖,初步形成了中部环湖区的品质化和高端化度假型民宿,目前,全县拥有皖美银牌民宿五家,三星级民宿五家,具备食购游住功能的乡村民宿(含农家乐)50余家,有120余处田园综合体、农庄和农场,多业态、多功能、互动化融合发展。吸纳从业人员3万余人,带动旅游收入近8亿元,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极。2025年3月16日安徽省首场、太湖县首次马拉松比赛在环花亭湖旅游风景道上激情开跑,赛道沿线风光秀丽,将田园风光、生态景观与特色美食有机融合,赛事终点展示品尝的花亭湖鳙鱼汤、小黄花鸡汤、小黄牛肉等让太湖特色美食鲜香四溢,本次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国1500名选手参加,花亭湖半马“跑”出太湖经济新赛道。(王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