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湖新闻网邮箱:thxww@163.com 加入收藏|繁體版|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乡镇传真
大石乡:“小支点”撬动大民生
2025-07-02 08:13:23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113

暮色中的大明村,72岁的陈奶奶不用儿女搀扶便踏着路灯柔光走回家门;晨曦里的卓铺村,满载苔藓的货车平稳驶过新铺的水泥路,货筐里的新鲜苔藓再不见颠簸伤痕;暴雨后的田祥嘴村,新修的生态渠将雨水驯服归槽,千亩秧苗在稻田里挺直腰杆……这些浸润着烟火气的场景,正是大石乡用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小支点”撬动民生大变革的生动写照。

一盏灯,照亮归途更照亮心途。在大明村,过去夜晚的乡村小道漆黑一片,村民夜晚出行极为不便,尤其是老人们。如今,随着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的落地,村里安装了崭新的太阳能路灯。每当夜幕降临,灯光亮起,村民们的心中便充满了温暖与安全感。陈奶奶笑着说:“以前晚上出门都得摸黑,现在有了路灯,我一个人也能放心走回家。”路灯的安装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更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一条路,从“肠梗阻”到“黄金道”。在卓铺村,过去狭窄且破损的乡村道路一直是村民心中的“肠梗阻”。农产品运输困难,车辆颠簸导致货物损坏,不仅增加了成本,还影响了村民的收入。而如今,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为村里铺设了崭新的水泥路。新修的道路平坦宽敞,货车行驶平稳,农产品运输效率大幅提升。苔藓供应商老卓兴奋地说道:“今早采收的苔藓,晚上已发往上海的23个小区,这真是印证了‘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老话”!

一条渠,如沃野安澜的“定盘星”。田祥嘴村的稻田曾因排水不畅,每逢暴雨便遭受水灾,村民的收成受到极大影响。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为村里修建了生态渠。新渠采用生态护坡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抵御洪水,还能精准调配灌溉用水。暴雨过后,稻田在风雨中安然无恙,翠绿的秧苗正疯狂地生长。

当物流车的尾灯消失在水泥路尽头,大石乡的蜕变仍在继续。新安装的智慧路灯下,村民围坐一起笑谈收成;硬化路连接的电商仓库里,扫码枪嘀嗒记录着山货出村的足迹;生态渠畔的稻田中,稻穗正吮吸着精准调配的浆水。这些由财政奖补钢镚儿撬动的变迁,如同散落山乡的珍珠,在乡村振兴的蓝图上串起了一条充满获得感的幸福链。(周 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