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4 17:31:41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208 |
近年来,百里镇大竹村立足基层党员结构多元、需求各异的实际,盘活本土资源、细化分类施策,用 “微经验” 破解管理难题,让基层党员在精准教育中强党性、在实践实干中显担当。
分类施策,让教育内容 “对胃口”。针对老党员、青年党员、流动党员等不同群体特点,大竹村量身定制 “培训菜单”。对老党员,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开设 “银发课堂”,用方言讲党史、用身边事说政策,通过 “忆往昔、谈变化” 增强归属感;对青年党员,组织 “田间实践课”,邀请农业专家、致富带头人现场教学,围绕特色种植、矛盾纠纷化解等实用技能开展培训,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 “生力军”;对流动党员,建立 “云端课堂”,利用 “共产党员网、先锋网”等新媒体资源,定期推送微党课、政策解读短视频,确保 “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
盘活资源,让教育阵地 “接地气”。大竹村充分利用周边红色资源与实践场景,让党员教育走出会议室、走进田间地头。利用红色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 “固定课堂”,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学习先进事迹;将特色产业种植基地、小黄牛养殖基地设为 “实践课堂”,让党员在参与村集体项目中提升实干能力;收集整理党员在美丽乡村建设、防汛救灾、矛盾调解中的 “微经验”,召开板凳会分享、传播,用 “小故事” 阐释 “大道理”,让党员学有标杆、做有示范。
建强机制,让教育管理 “常态化”。为了让党员教育不走过场,大竹村建立了 “学做评” 一体机制。设立 “政策宣传岗”“人居环境整治岗”“矛盾调解岗” 等功能性岗位,组织党员主动认领、公开承诺,让党员成为基层治理的 “润滑剂”。实行 “每月一学习、每季一服务、每年一评议”,党员参加学习、为群众办实事的情况都计入 “先锋积分”,积分高的能上 “光荣榜”,还能凭积分兑换商品或服务。推行 “党员联户” 制,每名党员包联5-10 户群众,收集民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
今年来,党员开展集中学习20余次,组织志愿活动10余场,为民办实事40余件。今年汛期,党员们带头转移群众,带头清理沟渠道路和倒塌的树木,保障群众安全,把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效。
如今,在大竹村的乡村田野间,党员带头整治人居环境、带头冲锋在防汛抗旱一线、带头发展产业的场景处处可见,“一名党员一面旗” 成为生动现实。下一步,大竹村将继续优化管理教育机制,让基层党员在精准教育中锤炼党性、增长才干,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 “红色动力”。(李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