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湖新闻网邮箱:thxww@163.com 加入收藏|繁體版|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民生·社会
玉岭村的“和事佬”
2025-07-28 08:14:03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167

为积极推广“六尺巷工作法”,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近年来,北中镇玉岭村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建立“和事佬”工作站,老党员化身“和事佬”,从“鸡毛蒜皮”入手,把末梢变前哨,为基层治理贡献“银发力量”。

“多亏了村里的‘和事佬’,不然这个纠纷,真不知道要闹成啥样。”村民查长生感慨道。原来,去年12月,查长生发现自家一块闲置的土地被同村一位村民种上了茯苓。眼看着自家地被占,查长生情急之下找到了村两委。村干部没有直接介入,而是建议他去找村里的“和事佬”工作站。工作站的老党员们立刻行动,他们通过仔细勘察核实,最终确认该地块确属查长生所有。明确了归属,“和事佬”一方面耐心安抚查长生,请他理解茯苓已近成熟,强行清除损失太大;一方面则找到占地村民,讲清事实,指出其占用他人土地的不当之处,希望他能主动道歉并归还土地。经过几轮情、理、法交融的沟通,双方终于达成和解,一场可能升级的邻里纠纷,在“和事佬”的巧妙斡旋下握手言和。

“别人侵犯了我的土地权益,一开始我比较生气,但在‘和事佬’多次上门调解下,我明白了邻里乡情的重要性,也感受到和事佬确实是为老百姓办事,所以我愿意让步,让事情圆满解决。”村民查长生告诉记者。

像查长生这样“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在如今的玉岭村时常上演。然而,就在几年前,玉岭村还是远近闻名的“上访村”。玉岭村由三个小村合并,地域广、村两委人手少,加上历史遗留问题多,邻里纠纷、干群矛盾时常发生,赴省赴市上访事件频发。为了扭转这种局面,2024年,玉岭村将目光投向了村里的老党员们,在该村107名党员中,60岁以上占比高达41%。这些老党员威望高、情况熟、热心肠,正是化解基层矛盾的宝贵资源。

据悉,村党总支通过自我举荐、群众推荐、公平选拔,精心聘选了10名政治觉悟高、群众基础好、善做调解工作的老党员,组成了“和事佬”核心团队,并正式挂牌成立“和事佬”工作站,由村党总支书记兼任站长。他们将全村科学划分为10个治理网格,构建起“村党总支—党小组—网格员(和事佬)”三级服务链条,推行“一人一网格”,老党员们成为活跃在田间地头,兢兢业业为民解忧,2024年以来,和事佬工作站接待群众300多人次,解决揪心事40余件。

他们知道,与其等矛盾闹大了再“灭火”,不如早早“防火 ”来得高明。谁家生活困难,谁家有了纠纷,谁家有什么好想法,他们统统记在心间、落在笔头。村里红白大事的现场,有他们关切的身影;谁家突遭变故、生活困顿或邻里起摩擦,他们必定登门探望或疏导。正是这份日常的“走”与“记”,让他们在家长里短中捕捉百姓民声,也与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而这份形成于日常的感情,往往是在化解纠纷时最好的润滑剂。

“‘和事佬’工作站成立以来,我们积极调解各种群众矛盾,促进邻里和谐,在调解工作中,我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倾听各方意见,公正调解让各方都满意。”“和事佬”张国远说。

不仅以情动人,“和事佬”们更注重以理服人。他们深知,让法律知识理念深入人心,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摩擦的“火源”。在“和事佬课堂”、在农家院落的“板凳会”上,他们用最朴实的乡音,将法律条文、政策精神、谦让美德化作身边故事,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心田。这些潜移默化的熏陶,在关键时刻总能唤醒村民心中的那杆“秤”,将法律的种子播撒在百姓心间,借日常的普法春风,悄然筑牢了乡村和谐的根基。

“‘和事佬’工作实施以来,基层矛盾得到有效解决,不仅邻里关系更加和谐,村民们还自觉配合工程建设、移风易俗等乡村工作,乡风明显改善,连续三年实现零上访,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凝聚人心。”玉岭村党总支书记张承锋说。

和谐稳定的沃土,终将孕育发展的硕果。 当矛盾纠纷在家门口化解,当文明乡风浸润心田,玉岭村便将更多精力与民心凝聚到了谋发展、促振兴上。近年来,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内已实现道路硬化、亮化全覆盖,中墨河治理等一批民生福祉项目有效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由2021年不足30万上升到2024年100万,经营性收益超50万。年度绩效考核从18个村中倒三名跃居前列,由落后村蝶变为先进村。

玉岭村“和事佬”工作法的成功实践,不仅激活了基层治理的“一池春水”,也为整个北中镇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治理“妙招”。北中镇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将传统治理智慧与现代治理手段相结合,实现了基层治理与乡风文明的同频共振,绘就了一幅乡村善治、和谐发展的美好画卷。

北中镇党委书记戴江涛说:“近年来,北中镇聚焦基层治理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践行‘一线工作法’,推行‘党建+’工作模式,因地制宜打造了‘和事佬’‘名村听民声’等基层治理品牌,不断优化乡村治理模式,全镇信访连年下降,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下一步,北中镇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建优势融入基层治理工作,积极推行‘边界联调’工作机制,通过大接访、强服务、办实事等方式,积极体民情、解民忧、帮民困,切实为基层群众办一些具体的实事、好事、难事,打造和谐北中、幸福北中。” (记者:王 璇   詹 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