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9 08:38:09 信息来源: 中安在线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1084 |
8月16日出版的第16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文章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的分量,整体实力、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大大提升,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备坚实基础。现在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都十分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在困难和挑战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来,保持发展定力、增强发展信心,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生力军。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我国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并以其自身强大的创新活力,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彰显了党中央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为在新起点上推动民营经济实现更大发展指明了方向。风劲帆满正当时,提质增效再启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当前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牢牢把握“两个毫不动摇”方针,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信心,统筹抓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落实,真正将爱拼会赢的精气神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精准发力,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良法善治,重在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关键在于各项制度规定能够全面准确执行到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施行,《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发布,各地各部门依法依规营造更加公正透明的准入环境。在浙江温州,为开辟数字经济新赛道,构建起了“九个一”的基本架构,从制度层面破解了数据产业“场景不明、红线不清”的痛点,顺利招引100多家数据领域头部企业。体制机制创新的实招,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着眼未来,要坚决落实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举措,持续创新政策落实机制,提升政策协调性,切实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难点堵点,破除各类隐性壁垒和制度障碍,解决融资难融资贵、拖欠账款等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各项优惠政策精准直达,确保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法治护航,筑牢行稳致远的“坚实根基”。市场经济本质是法治经济,法治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行之有效的司法保护能够规范交易秩序、维护交易安全、确保产权归属清晰,对于促进法治经济、信用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的发布,以及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加速,都是党和国家在法治层面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举措,旨在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公平、透明、法治化的市场环境,形成坚实的制度保障。着眼未来,要加快健全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法律服务体系,推动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监管规则与执法标准,让法治的刚性约束与政策的柔性服务相得益彰,真正成为民营经济抵御风险、安心发展的“定盘星”和“强心剂”。
政企同心,共育高质量发展“活力源泉”。高效、透明、便捷的政务服务体系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要素之一,其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准入效率和运营成本。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政府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用服务的暖心增强企业的信心”。当前,各地坚持因地制宜,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出台了诸多有力举措。在甘肃,组建营商环境建设局,以“减环节、减流程、促集成、优服务”为突破口,实现了政务服务提档升级;在广东,东莞市成立“企业纾困司法协同中心”,为困境企业提供“风险预警—分类救治—资源出清”全周期司法服务。通过政企互动机制,政府不仅提升了服务精准度,也进一步优化了企业成长环境。着眼未来,要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依法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为经营主体松绑减负,畅通规范化机制化的政企沟通渠道,通过政企双向奔赴、同向发力,共同营造风清气正、公平竞争的良好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