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14 10:12:09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227 |
近年来,太湖县委社会工作部针对非公党建工作中存在的认知偏差、融合不足、队伍薄弱、资源分散等突出问题,创新实施四大举措,推动非公党建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取得显著成效。
破除“认知误区”,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县委社会工作部创新"实地教学+专题党课"模式,组织新兴领域党组织书记、党务骨干及出资人负责人70余人到安庆监狱、陈延年和陈乔年读书处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选派优秀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书记、会长赴金寨、市委党校参加培训。通过专家授课、现场教学等形式,切实增强非公经济人士对党建工作的思想认同。
坚持“讲道理”与“办实事”相结合,推动党建指导员带着“政策包”“资源库”深入企业,帮助企业解决政策咨询、用工需求、技术对接等实际问题。通过指导企业党组织开展“职工关爱行动”,有效解决职工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急难愁盼问题,让企业切身感受到党建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许多企业出资人从最初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第五批党建指导员累计帮助企业争取项目88个,解决融资、用工等难题240余个,开展技能比武、金点子大赛等活动百余场,打造了23个特色党建品牌,真正实现了“党建强、发展强”。针对新兴领域特点,制定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十个一"措施,开展大走访活动,对60余个重点企业党组织开展精准指导,收集各类诉求建议18条,推动党建工作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
破解“融合难题”,变“两张皮”为“一盘棋”
制定印发《太湖县"两新"工委实体化运行"揭榜解题"攻坚项目方案》和《太湖县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构建社会工作部牵头抓总,多部门各司其职的管理机制,健全"主管单位党组+行业(综合)党委+行业商会协会党组织"工作体系。着力推动“党建逻辑”与“企业逻辑”深度融合,引导企业党组织围绕生产经营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党员责任区”,将党建融入技术攻关、市场开拓、安全生产等关键环节。
推动企业将党建要求写入章程,支持党组织参与人才引进、薪酬改革、文化建设等重大决策,使党组织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开展"两个覆盖"集中攻坚行动,组织召开全县业务培训会4次,走访摸排非公企业1524家,排查出"三有"企业536家。建成行业协会商会联系点2个,推动成立建设行业党委、交通运输行业党委等行业(综合)党委9个,党组织班子成员与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比例达80%,有效破解党建与发展"两张皮"问题。
建强“队伍支撑”,变“有人干”为“干得好”
聚焦党建指导员、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三支队伍”,从“选、育、管、励”四个维度系统发力。选派熟悉经济、懂党务的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从企业管理层、技术骨干中选拔党组织书记;通过“专题培训+导师帮带”提升专业能力,组织赴先进企业观摩学习;建立工作台账,明确职责清单;落实津贴补助、评优奖励、党建经费支持等措施,激发队伍活力。
成立安庆市首家社会工作学院,配套相关优惠政策,打造集人才培养、社区教育、技能培训于一体的社会工作教育平台。目前已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专题培训班、太湖社会工作大讲堂等2期专题培训,惠及学员500余人次。
有序完成第五批党建指导员年度和任期考核工作,开展第六批党建工作指导员派驻工作,完善定期联系走访、调度、考核等机制,第六批共选派专职指导员47名、兼职指导员39名。
强化“资源保障”,变“单打独斗”为“协同联动”
推动构建“党委领导、部门联动、企业参与”的工作格局,建立“两新工委联席会议”制度,整合组织、发改、税务、人社、市场监管等部门力量,形成服务企业发展的合力。人社部门提供“党建+招聘”服务,税务部门解读“党建+税惠”政策,多部门协同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同时,推动场地、经费等资源向非公领域倾斜。
落实《2025年暖"新"关爱十件实事》,升级暖新驿站2个,日均服务200人次。开展新就业群体子女暑假公益托管班、免费理发、免费体检、"夏日送清凉"等志愿活动40余次,解决进门难等问题11个。推深做实基层治理,2024年202个县乡村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顺利完成结项,其中江塘乡大塘村书记项目被评为"2024年度群众广泛欢迎的领办项目"。2025年三级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已全部完成立项,形成北中镇玉岭村"和事佬"调解室等基层治理品牌。(李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