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湖新闻网邮箱:thxww@163.com 加入收藏|繁體版|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时事评论
高校专业设置要“向新”也要“提质”
2024-09-20 08:43:16 信息来源: 中安在线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2263

又到开学季,各高校陆续迎来2024级新生,一批新专业首次亮相——根据教育部发布的通知,今年有24种新专业正式纳入本科专业目录,在54所高校进行布点。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技术、新产业在不断涌现,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育强国的背景下,高校要紧扣时代发展要求,调整专业设置,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造就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新增的生物育种技术、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正是瞄准了国家在种业安全、工业半导体产业等方面的战略需求。这些专业的设置,将为国家培养急需的专业人才,助力我国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上海交通大学新设的健康科学与技术专业,聚焦服务健康中国战略需求,融合多学科领域,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满足社会对健康管理与医疗服务的需求培养专业人才。

高校新设置新专业就业前景广阔,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以西南交通大学的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该专业在新能源、轨道交通、电动汽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新专业的交叉融合特色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广州体育学院的体育康养专业以“体医融合”理念设置课程,培养出的复合型人才,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上将更具竞争力。4年前,山东女子学院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成为全国首批设立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并于当年招生的本科院校。这个夏天,两所学校近百名养老专业本科生毕业,被众多养老机构“抢聘”。

高校专业设置不仅要“向新”,更要注重“提质”。新增一个专业必须经过谨慎论证,确保专业建设的质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周天华表示,教育部会专门组织专家对专业申报材料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以保障专业建设的质量。这就要求高校在设置新专业时,要充分考虑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因素。在课程设置上,要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开设打破学习边界、学科边界的交叉专业课程,为学生构建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同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跨学科背景和实践经验的教师,为新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有力支持。

高校应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为国家培养急需的专业人才。同时,要注重专业建设的质量,确保新专业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