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0 08:46:16 信息来源: 中安在线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2603 |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强调,“引洮供水工程建得很好,要多抓这样造福人民的工程,切实解决老百姓面临的生产生活问题。”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就是要切实做到身怀爱民之心、恪守爱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真正将民生工程做到人民群众心坎上。
深怀爱民之心。对人民群众关怀备至还是淡漠处之,这不仅是一个态度问题,而且是一个立场问题。爱民是为民的前提。只有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真正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扎扎实实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要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上,努力在践行新发展理念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取得实效。
恪守为民之责。恪守为民之责就是要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写道:“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担负一定领导责任的同志,都应当同焦裕禄同志作个比较,经常想一想,自己为人民服务是不是做到‘完全’‘彻底’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衡量标准。只有这样,我们的党才能受到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戴,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善谋富民之策。不断造福人民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一个很具体、很细致的社会实践活动,仅有目标还不行,光凭热情也不够,还必须有得当的方法、有效的措施和合适的手段,必须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不断提高为人民谋幸福的能力。我们一定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全面把握新时代党的事业对干部的能力素质要求,着力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多办利民之事。不断造福人民,关键要落实在行动上。从当前来讲,就是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团结带领群众,着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分配制度、加强就业兜底帮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方面,努力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创造人民满意的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