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7 11:37:23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1904 |
近日召开的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强调,要健全落实党员作用发挥机制,激励广大党员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多做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的事,把群众紧紧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受年龄、文化程度、从事职业等因素影响,不同党员群体具备不同特点,在健全落实党员作用发挥机制的过程中,要立足在职党员、流动党员、退休党员等群体优势,分类施策、用对“招式”,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各个领域、各类群体中高高飘扬。
一沉到底、精准对接,让在职党员“有位更有为”。由于工作时间、地点相对固定,部分在职党员在岗位上耕耘较多、在社区中奉献较少,成了“八小时内”的“单位党员”,而非“八小时外”的“社区党员”。面对在职党员“隐身”于社区的现实状况,单位党组织要建立健全多元激励和评估约束机制,引导在职党员主动亮职责、亮承诺,争当“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先锋标兵,真正实现力量、资源、服务一沉到底、一贯到底;社区党组织要本着“岗位所需、党员所长”原则,聚焦基层治理难点痛点,征集辖区群众需求清单、党员意向服务项目,将“大水漫灌”式的集体报到转变为“量体裁衣”式的精准对接,以供需“匹配度”提升群众“满意度”。
回报家乡、服务他乡,让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流动党员身跨两地、长期在外,有着资源多、信息灵、思维活等鲜明优势,是干事创业、推动发展的“潜在力量”。一名流动党员就是一面流动旗帜,无论是家乡还是他乡,都是发挥党员作用的好地方。流出地党组织要在集民智、聚民力上下功夫,广泛收集流动党员对家乡建设的意见建议,从中挖掘出讲政治、善服务、能带富的“领头雁”,在政策补贴、技能培训等方面牵线搭桥,支持他们带资金、带技术、带项目回乡创业;流入地党组织要主动“搭台”,通过发布志愿项目、认领心愿清单等形式,鼓励流动党员积极投身公益服务和基层治理工作,以实际行动诠释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发挥余热、薪火相传,让退休党员“退休不褪色”。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离退休党员干部虽然不在工作一线,却依然能凭借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余温余热。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基层党组织要用好这支“银发队伍”,为身体状况好、工作激情高的离退休党员划定责任区、设置服务岗,引导他们做好政策“宣传员”、民情“收集员”、村务“监督员”,把离退休党员干部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的发展优势;同时用好用活“传帮带”制度,通过“面对面”授经验、“一对一”师带徒等形式,传承和发扬好离退休党员干部的宝贵精神财富,让年轻干部少走弯路、不走歪路,助推短板变长板、长板变跳板,早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