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3 16:09:44 信息来源: 中安在线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1519 |
数日前,网友“临港小王子”在社交网站发表帖子称,出让上海地铁16号线滴水湖至龙阳路方向的早高峰座位,“约定好车厢,你坐我站”,还告知了自己所乘坐列车的到站时间。对此,上海地铁一名客服人员称,不认可此举,地铁方面不支持类似占位行为。另一名客服人员表示,会记录此事并反馈。
众所周知的一个事实是,地铁座位,如同车站等场所的座位一样,是一种典型的公共资源,每一名乘客都享受平等的“座位权”。因此,我们必须本着“先到先得”的原则享受这一公共资源;以此为基础,还应考虑到照顾有特殊需要的个体。这样,才能确保公共资源名副其实地被公众所拥有,被公众所享受。而有偿占座,则是在特定的时段内,直接将公共资源据为己有,并进一步将其转化为个人所得。
这样的“脑洞大开”,确实能够体现出一些人剑走偏锋的聪明。他们总是在一般人无法发现,也从未关注的环节,发现商机,并借此小赚一笔,或大捞一把。不过,这样的聪明,以及这种聪明所赚与所捞,都是建立在侵占公共资源、损害公众权益的基础之上。不难想象,如果这一行径不能得到及时的遏制,那么,我们用脚趾头也能想到,下一步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那便是,凡是公共资源,都能成为“有偿霸占”“有偿转让”的对象。而一旦有偿占座者尝到甜头,届时,可能就不只是“人肉占座”,而是演变成“物品占座”。届时,我们会不会发现,有人随便拿几张报纸往座位上一放,就代表已经占据了这些座位,进而就能收取“转让费”?这绝对不是杞人忧天,而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尤其是,随着春节的临近,所有公共场合,都将出现“一座难求”的时候,有偿占座的现象,更需要我们提前做好防范。
因此,这种明显有违公序良俗的行径,作为地铁的管理者,绝对不能止于“不支持”。如果我们咬文嚼字,“不支持”是不是还意味着“默许”?虽然事件发酵之后,相应部门的表态,由“不支持”改为“坚决反对”,但是,如何“坚决反对”,似乎也没有具体的措施。针对这一现象,许多热情而更为理性的网友,则是“越俎代庖”地表示,有偿占座,完全应该视同霸座,一经发现,至少可以将其列入黑名单。而如果没有相应规定,那么,现在也必须考虑这样的问题。
面对“有偿占座”的行径,作为普通民众,我们也必须站在公众的角度思考问题,绝对不能因为这可能会满足自己的一时之需而默许甚至是赞同。道理很简单,一旦有偿占座成为风气并蔓延,那么,所有的公共资源,都有可能被某些人侵占并“有偿转让”,届时,越来越多的民众都将成为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