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湖新闻网邮箱:thxww@163.com 加入收藏|繁體版|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时事评论
【地评线】中安时评:用心用情 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
2025-01-03 16:07:48 信息来源: 中安在线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1551

在2025年元旦到来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向大家致以新年的祝福。习近平主席指出:“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家家户户都盼着孩子能有好的教育,老人能有好的养老服务,年轻人能有更多发展机会。这些朴实的愿望,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要一起努力,不断提升社会建设和治理水平,持续营造和谐包容的氛围,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一代代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我们党在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明确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重要原则,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改革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价值取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聚焦直接关系民生福祉的领域和行业,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在解决群众关切事中做好服务人民的大文章,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助力年轻人高质量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个人价值、民生福祉和国家发展大局,是稳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直以来,各地各部门站在保民生、促稳定的高度,积极努力帮助高校毕业生能就业,就好业。据统计,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攀升,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已经成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着眼未来,要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促进并重,政策激励和服务助力并举,加大培训和教育支持,为高校毕业生与企业“双向奔赴”搭建绿色通道,提供接触前沿技术和参与实际项目的机会,使得他们在更好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服务社会、报效国家,进而带动更多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带着坚定信心走向社会。

推动教育发展成果惠及群众。教育是民生之基,寄托着亿万家庭的希望。过去的一年里,扩优提质成为教育改革关键词。在北京,所有校外送餐的中小学都告别了盒餐,实现“桶餐到班”,孩子在校吃得更热乎、更可口、更营养健康;在天津,建立健全学龄人口变化与学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统筹做好学位资源建设。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得以全面推进,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更加丰实。着眼未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对更好教育的期待,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等兼具质量和公平的重点工作,努力让教育资源滋养每个人、让教育成果惠及每个人、让教育过程发展每个人、让教育效能助力每个人,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

促进养老服务供需更加匹配。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基本国情。“老有所养”既是事关万千家庭幸福的“家事”,也是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国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作出系统部署,并就有关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提出明确要求,着力解决老年人在社会保障、养老、医疗等民生问题上的“急难愁盼”,让老年群体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着眼未来,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全国养老机构服务体系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医养结合服务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深挖细作,创新构建多样化的服务方式,促进供需精准对接,持续扩大和优化高质量养老服务供给,推动老有所养向高质量发展,让老年人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强、安全感更有保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