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湖新闻网邮箱:thxww@163.com 加入收藏|繁體版|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时事评论
【地评线】中安时评:以清单之力,破基层减负之困
2025-02-27 10:10:44 信息来源: 中安在线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1923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全面建立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强化执行情况监督评估,健全动态调整机制”,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为老百姓办实事。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乡镇(街道)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单元,长期面临职责不清、任务过重、压力过大的困境。建立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是破解基层减负难题的关键之举,更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建立履责事项清单需要厘清基层权责边界。长期以来,乡镇(街道)承担着大量超出职责范围的工作任务,导致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各种检查、考核、报表,难以集中精力服务群众。建立履责事项清单就是要从根本上厘清基层政府的权责边界,明确哪些是乡镇(街道)的分内之事,哪些是需要协调配合的工作,避免基层“眉毛胡子一把抓”,让基层干部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真正回归服务群众的本职。因此,要依据法律法规和“三定”规定,全面梳理乡镇(街道)的法定职责,明确履职范围和责任边界,针对基层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逐一明确处理规范。同时,要注重清单的可操作性,确保每一项职责都清晰具体,避免出现模糊地带。

建立履责事项清单需要强化有效监督评估。强化监督评估是确保清单落地见效的重要保障。要建立健全清单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机制,让清单的执行情况在阳光下运行。通过定期评估、群众评议等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清单执行中的问题。一方面,上级部门应定期对乡镇(街道)履行职责情况进行检查、量化评估,将评估结果与考核、奖惩挂钩,看是否存在越位、缺位现象,激励基层干部积极作为,切实履行好清单中的各项职责;另一方面,畅通群众监督渠道,通过设立举报热线、开展满意度调查等方式,让群众能够及时反馈问题,促使基层不断改进工作。对擅自增加基层负担的行为,要严肃问责,确保清单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建立履责事项清单需要健全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动态调整机制,让清单与时俱进,是保持清单生命力的关键。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基层治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也将层出不穷,工作内容和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要建立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机构职能调整以及基层治理实际需要,及时更新清单内容。同时,要畅通基层反馈渠道,及时收集和回应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使清单更加贴合实际,更好地服务基层治理。

建立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让我们以清单之力,通过厘清权责边界、强化监督评估、健全动态调整机制,破基层减负之困,进一步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为实现乡村振兴和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