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湖新闻网邮箱:thxww@163.com 加入收藏|繁體版|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时事评论
作业“熔断”不可一“熔”了之
2025-03-26 09:48:52 信息来源: 中安在线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258

近日,蚌埠市出台《蚌埠市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的七条规定》,试行作业“熔断机制”,规定小学生21:00、初中生21:30未完成作业便可以不再继续做。这一举措迅速引发社会热议,成为继福建、江苏、浙江等地试点后的又一教育改革样本。

作业“熔断机制”的出台,无疑是教育领域的一次积极探索。《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平均睡眠时长仅7.74小时,远低于8-10小时的健康标准。长期以来,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备受诟病,许多孩子为了完成作业不得不熬夜奋战,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也可能磨灭他们的学习兴趣。蚌埠市的这一机制,为学生们设定了一个合理的底线,让他们在面对过量作业时有了“拒绝”的权利,是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切实关怀。

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能力,而不是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过度布置作业往往会导致学生疲劳学习,效果反而不佳。“熔断机制”有助于让教育回归本质,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内,更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质量。它提醒教育工作者要合理设计作业内容和难度,注重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避免机械重复、无效的作业。

对于家长来说,“熔断机制”也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引导思路。以往,有些家长担心孩子不完成作业会落后于他人,盲目地督促孩子熬夜学习。而在“熔断机制”下,家长可以更加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和身心健康,与学校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这一机制促使家长与学校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成绩。

当然,作业“熔断机制”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也会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确保这一机制不被滥用,不会让一些学生以此为借口而懈怠学习;如何引导家长和部分老师正确理解这一机制,避免出现抵触情绪等。这就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加强沟通与协作,明确这一机制的目的和意义,确保其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同时,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也要加强对学校作业管理的监督和指导,将“熔断机制”落到实处。学校要进一步完善作业管理制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作业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而非机械重复的“做题机器”。尽管“熔断机制”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我们相信,随着各方不断地探索和完善,这一机制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为教育的健康发展增添新的活力,让孩子们在更加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追求梦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