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湖新闻网邮箱:thxww@163.com 加入收藏|繁體版|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时事评论
【地评线】中安时评:在春和景明中书写新时代答卷
2025-04-07 08:30:40 信息来源: 中安在线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840

清明时节,草长莺飞。“清明”二字,承载着中华文明对天地人的深刻思考。在殷墟甲骨文的残片上,“清”字如水波潋滟映照青天,“明”字如日月同辉普照人间。《礼记》有载:“清明在躬,志气如神”,说明古人早已将清明气象与人格修养融为一体。在新时代的春天里,党员干部更当以清明节气为镜,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奋进力量,在春和景明中书写新时代答卷。

“清”字立身,擦亮政治本色。清泉自石隙涌出,始终清澈如许。古往今来,“清正廉明”便是官员的座右铭。观人品格,先察贪廉。于谦“清风两袖朝天去”的磊落,包拯“清心为治本”的坚守告诉我们,“清廉”早已成为品鉴人品官德的重要标准,是刻在中国士大夫骨子里的精神基因。清明既蕴含着对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憧憬,也表达出对做人清白、政治清明的期许。新时代,党员干部更应传承这种精神血脉,像春水涤荡尘埃般守护修身齐家治天下本色。党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中央八项规定已成为新时代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日益成为党员干部心中的铁规矩、硬杠杠。清明节,在慎终追远的同时也要三省吾身,常掸“思想尘”、常破“心中贼”,让“清”字刻于心、践于行。

“明”字立德,砥砺精神品格。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历经劫难,数次凤凰涅槃。百余年来,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战,涌现出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书写了感天动地的伟大史诗,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他们的精神品格是弥足珍贵的民族记忆,是我们接续奋斗的精神力量。苍山巍巍,江水泱泱。沧海桑田,英魂不灭。广大党员、干部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的时候,也要深入学习他们坚守理想、赤胆忠诚,践行宗旨、不负人民,拼搏奉献、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品格,自觉校准价值坐标,提升党性修养,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在新征程上接续奋斗、破浪前行。

芳草已葱绿,蓓蕾正蓄势。清明时节,最寒最冷的时候已然过去,那扑面的春,正伴着杏花春雨、蒙蒙杨絮欢跳着走来。站在清明时节回望,从“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古老智慧,到中央八项规定成为新时代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成为党员干部心中的“铁规矩、硬杠杠”,中华民族始终在清明节气中感悟生生不息的力量。此时此刻,无数奋斗者正用实干之笔书写发展答卷。此时此刻,党员干部当拥“清明”之风入怀,当如春苗拔节般充满了力量,当如春风化雨般满怀着希冀,当以“等闲识得东风面”的觉悟、“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担当、“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劲头,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谱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春日华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