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湖新闻网邮箱:thxww@163.com 加入收藏|繁體版|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时事评论
“胖东来”招牌在“魂”不在“形”
2025-05-13 09:04:45 信息来源: 中安在线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225

近日,浙江一家名为“胖都来”的商场开业,多位明星发视频祝贺。经天眼查搜索发现,除“胖都来”外,目前,与胖东来近似的“胖西来”“胖南来”“胖北来”比比皆是。部分网友认为,这些商场故意取类似胖东来的名字是为了“碰瓷”蹭其知名度,也有不少网友认为这是一种违反公平竞争原则的不正当竞争。

 

名称、字号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知识产权的组成部分。胖东来用25年时间打磨出的品牌价值,不该成为投机者的饕餮盛宴。“胖东来”招牌在于以员工至上、顾客至上的“魂”,而不在于东西南北“来”的“形”。有关部门应迅速行动,斩断碰瓷“胖东来”的抢注黑手,保护品牌企业健康发展。

 

作为中国零售业标杆企业,“胖东来”字号成为河南省“有一定影响”的著名商标,依法应受跨区域保护。从“茶颜悦色”被抢注为“茶颜观色”,到“鸿星尔克”遭遇“鸿星尔氪”,再从“胖东来”到“胖都来”,这种试图通过改方位、换谐音、蹭流量的做法已成商业毒瘤,本质上属于恶意注册。

 

我国《商标法》明确规定:“申请注册的商标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实施办法》规定,企业名称不得“使用与同行业在先有一定影响的他人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也规定,不得“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近似的标识,引人误认。”据此看来,这些商家故意取类似胖东来的名字,已实质性触碰法律红线。

 

这股商标抢注乱象折射了一种歪风:有的商家不走踏踏实实做好产品、服务、口碑的正道,只想投机取巧蹭别人流量。如此歪风若不刹住,不利于保护知识产权,不利于创新创业,也不利于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各地政府市场监管部门要积极主动作为,既要从推动本地企业和品牌更好发展角度展现作为,更要从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呵护知名企业和品牌做强做大角度展现担当,主动引导社会舆论、公众和企业旗帜鲜明地抵制各种投机行为,决不能让伪币成势驱逐真币。只有这样,才能遏制“胖都来”式歪风,进一步优化本地和全国的营商环境。

 

“名字只是符号,品质才是关键”。企业在注册名字时应注意避免在相同或类似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名称,在取名时突出自身特色,通过创新和独特的命名来吸引顾客,而不是蹭其他品牌商标的知名度或者流量。要努力向产品和服务要质量,践行“员工至上”“顾客至上”的企业理念,学习知名企业经营理念之“魂”,而不是模仿共“名”。

 

严格执法是守护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所有违法乱象的终结者。整治“胖都来”乱象,最有力的举措就是当地司法部门主动介入,开展调查,在确认已登记的企业名称确实存在不合法时,启动“依职权撤销”程序,及时予以纠正。唯有让创新者受到敬畏,让守法者得到保障,让投机者付出代价,让“胖东来”们茁壮成长,让“胖都来”们受到法规惩处,方能营造出良好的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下,各地聚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都极为重视对品牌的保护,这为全国品牌经济的发展壮大激浊扬清、赋能助力。各地各部门要严惩对企业知名品牌的碰瓷抢注行为,进一步优化品牌经济轻装上阵、做大做强、做久做优的良好营商环境,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相关新闻